各学院、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教基〔2023〕1号)有关要求,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营造“书香中北”校园文化环境,引导激励青年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习惯,切实达到“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教育成效,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向纵深推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书香激扬青春”读书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加快创建“双一流”大学、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播阵地功能,将“以文化人”融入“三全育人”,提升“十大育人”体系格局内涵,促进文明校园建设提质增效,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青年学生在阅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家国情怀、提高创新能力、练就报国本领,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服务“三全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有效促进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注重激发读书兴趣。充分调动青年学生读书热情,在读书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推崇高品质阅读、高质量思考、高标准实践的学习生活方式,坚决杜绝无端增加课余负担,坚决克服功利化、任务化倾向。
3.倡导广泛全面阅读。重视跨学科和针对性指导,引导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加强科技史、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阅读;理工专业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类方面的阅读;重视“整本书”阅读、沉浸式阅读方式和习惯的培养。
4.持续推进常态开展。将读书行动与学校PP电子(中国)官方网站,、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学生日常课余生活紧密结合,创新读书载体,完善督促、奖励机制,树立常态、长效思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得到切实加强,科普教育深入实施,推进“书香中北”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健康、常态、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主题
书香激扬青春
四、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生
五、任务目标
通过一年努力,我校各类读书活动广泛、深入、常态开展,校园阅读气氛日渐浓厚,在校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基本养成并持续提升。
通过三到五年努力,我校阅读服务体系基本完善,阅读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品牌阅读活动深入人心,“书香中北”文化环境浓郁,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六、活动内容
(一)开展一系列领读伴读、好书分享、感悟交流、国学论坛、书评征文活动,丰富校园阅读载体和阅读形式。
1.组织“悦读新时代 逐梦新征程”主题班会、团日活动
各班级、团支部召开以“悦读新时代 逐梦新征程”为主题的班会、团日活动,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分享阅读感悟收获,辅导员、班主任、班长、团支书要带头分享优质书目、读书心得,推动“书香班级”“书香支部”建设在基层走深走实。各学院将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开展情况汇总留存,各媒体平台择优宣发。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各班级、团支部每月召开1次;具体要求:班级全覆盖、人人都参与)
2.举办书香中北大讲堂
书香中北大讲堂系列活动通过“讲师经典书目导读”与“学生交流分享感悟”两种模式同步开展,分享书目涵盖文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内容,拓展学生课余阅读书目选择,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中浸润心灵。
(责任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长期进行;具体要求:面向全校师生,积极宣传组织师生参与)
3.开展“致敬革命英雄,争做时代新人”—《战火中的青春》老兵故事宣讲与访谈活动
围绕红色题材纪实文学作品集《战火中的青春》,结合我校军工特色,邀请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或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红色经典场馆资深讲解员,宣扬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以英雄故事激励广大学子踔厉奋发,凝聚青年学生勿忘历史、珍爱和平的广泛共识,以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责任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4月;具体要求:面向全校师生,积极宣传组织师生参与)
4.举办“书海拾珍 共谱华章”中北大学“超星杯”书评大赛
引导青年学生将阅读与思考有机融合,结合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和自身成长经历,写出具有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独创性、艺术性的书评作品和所推荐书目的深层次推荐理由。引导大学生由浅阅读向深阅读发展,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好读书、善发现、乐思考”的良好读书氛围,优秀作品将推荐至山西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超星杯’山西省高校大学生书评大赛”。
(责任单位:图书馆、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4月;具体要求:各学院积极推荐)
5.举办“卷墨润心,青春芳华”暑期阅读征文比赛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暑期时间广泛阅读、广泛涉猎,并结合学习、工作、成长经历撰写读书征文,优秀征文作品在广播站等各媒体平台宣传报道。
(责任单位:校团委、图书馆、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6月;具体要求:各学院推荐作品不少于1篇)
6.开展润思讲坛“一本好书”专栏
以学生为宣讲主体,开辟润思讲坛“一本好书”专栏,招募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各类经典书目,为全校学生搭建“读书、感悟、交流”互动平台,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读书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推动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
(责任单位:图书馆、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长期进行;具体要求:各学院积极推荐学生参与进行分享交流)
7.举办“亲近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新风”国学读书论坛
邀请学术水平高、表述能力强和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各类专家、学者、大国工匠、榜样人物、国学爱好者等走进校园开展宣讲、领读活动,形成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书香氛围,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
(责任单位: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图书馆;完成时限:全年;具体要求: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图书馆联合组织3场以上专题讲座)
8.组织“师生共读经典”活动
依托喜马拉雅APP、图书馆朗读亭等线上线下读书平台,组织我校师生共读经典、打卡接力,形成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的校园阅读氛围。
(责任单位: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图书馆、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5月;具体要求:各学院5月上旬推荐2名选手参加校级评选活动)
9.举办“书香班级” “读书之星”评选活动
各学院对读书系列活动开展过程中,组织实施完善、内容丰富多彩、参与度较高的班级以及阅读活动参与积极、文化底蕴丰富的班级、个人进行评选。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11月;具体要求:各学院自行评选,做好汇总留存)
(二)开展一系列以阅读体验和感悟为基础的朗诵、演讲、诗词、微视频、音频征集、书画海报摄影作品征集等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展示青年学生阅读成果。
10.举办“诗词成语”大赛
为弘扬中华经典,引领文化潮流,传承中华文化,举办诗词成语大会将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了解诗词成语、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学子。其考察内容将涵盖中国古代历朝优秀诗词与经典成语故事。此活动将会让我校学子感受诗词成语魅力,激发学习动力,重拾文化热情,传承文化血脉。
(责任单位:图书馆、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5月;具体要求:各学院5月初推荐2名选手参加校级展示比赛)
11.举办五四青春诗会
通过演绎经典文学作品的形式开展,在全校范围内发掘优秀经典作品朗读者,激励学生深入学习和践行“五四”精神。在校园内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氛围。
(责任单位:校团委、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完成时限:5月;具体要求:学生自主将优秀作品报至人文学院)
12.组织“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主题朗诵、演讲比赛
组织开展“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主题朗诵、演讲比赛,号召学生阅读“四史教育”相关书籍,重温光辉历程,诵读红色经典诗文,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朗诵和演讲的形式讲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赤诚奉献、感人肺腑的故事,传承革命先烈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精神。
(责任单位: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图书馆、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10月;具体要求;各学院9月底前完成15人参赛选手遴选和培训工作、备战校级决赛)
13.举办“笔墨书华夏光影映征程”书画、摄影、海报设计大赛
以阅读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征集书画、摄影、海报作品,评选出优秀作品在东区训练馆集中展览。
(责任单位: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图书馆、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10月;具体要求:各学院推荐各类作品2件以上)
14.举办“我是领读者”微视频、音频作品征集大赛
通过录制微视频、音频的方式,分享“我最喜欢的书”“我最喜欢的金句”等读书感悟心得,各学院遴选出优秀视频、音频作品向学校投稿,制作内容紧扣主题、立意鲜明、积极健康、富有感染力、传播力度高、社会影响好的优秀作品将在校园主要媒体巡展。
(责任单位:校团委、学生工作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11月;具体要求:每个学院推荐视频、音频作品不少于2件)
15.举办“添彩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汉语言文化”汉语言文化大赛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励和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更好地掌握诗词歌赋等中华传统文化、达到用好汉字、写好汉字,夯实汉语言文化基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办单位:校团委、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12月;具体要求:各学院选拔遴选不少于2名选手)
(三)开展一系列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的红色研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拓展读书实际成效,全面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精神。
16.开展红色研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进一步强化“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红色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等项目和活动的育人效果,让青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活用书本知识、增长本领才干、筑牢家国情怀、树立远大志向、体悟革命真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奋斗精神。
(责任单位:校团委、各学院党委;完成时限:长期开展;具体要求: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策划实施,确保全员参与。各学院要落实读书行动主体责任,结合本院实际,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项工作,确保读书行动有效落实;广大学生工作者要发挥带头作用,率先垂范、积极发动、形成辐射,确保读书行动人人参与,阅读氛围火热浓厚。
2.创新工作载体,发挥资源优势,凝聚多方力量,完善机制建设。各学院在创新阅读载体、活动形式上想办法、真正打造一批贴合时代背景、符合青年特点、内涵深刻独到、形式创新出彩、内容积极向上、学生喜闻乐见的读书品牌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类现有优质资源,用好图书馆朗读亭、图书馆电子借阅平台、“学习强国”平台,丰富阅读形式,确保读书行动吸引力强、号召力强。
3.善于经验总结,注重典型选树,加强宣传引导,力求长效务实。各学院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善于发掘特色、突出亮点、总结经验、提炼内核;深入挖掘感人的读书成长事迹和励志的读书成才故事;利用好宣传阵地,发挥全媒体矩阵效应,使读书行动真正成为引领青年思想、拓展青年综合素质、助力青年健康成长的有效抓手,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图书馆
2023年4月3日